(一)賽林運動是一種根據經筋理論設計出來的經筋療法

  • 中醫理論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氣(Qi)」,「氣」被認為是身體內的能量或生命力。中醫師利用中藥、推拿、針灸、氣功、和飲食療法其他療法來調節和平衡氣的流動,以維持健康和治療疾病。阻礙「氣(Qi)」這能量的流動與平衡不外乎氣、血、水、瘀、以及經絡阻塞等原因,其中又以『經絡阻塞』更是其中重要之重。
  • 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經脈是就像大江大川一樣,而絡脈就像是分支,經絡攜帶著養分和能量,滋養著它們流經的各個器官、組織、臟腑。地貌改變會影響河流,『身體結構』變化也會造成『經絡阻塞』,『經絡阻塞』則會容易造成人的生病。中醫治療疾病促進健康所使用的療法或多或少都與『還原身體結構』相關聯。
  • 賽林運動是一種 經筋運動,透過『易經動骨』的獨門方式,調整肌肉骨骼架構,而經絡、臟腑將回復正常的功能

(二)幫助恢復身體正常結構

身體狀況

當持續勞動與壓力緊繃或是受傷、感染時會造成身體軟組織內慢性發炎,隨後身體啟動的復原機制會導致周邊組織的膠質纖維(Collagen Fiber)沈積,令它失去彈性(即所謂 軟組織孿縮) ,且細胞的代謝物會逐漸累積在筋膜層(所謂肌筋膜沾黏),這會造成經筋系統變形成不穩固的結構系統

理論基礎

身體結構可以劃分成三個軸線,圍繞著左右髖關節以及肩關節的六條經筋系統、與身體中軸的任督二脈。

經筋療法

應用臨床的檢查手法,或者自我診斷的方法,可以描繪出經筋與骨骼系統的整體形態結構改變。再利用『賽林運動與其關鍵技巧』來處理經筋損傷、解除筋膜及軟組織沾黏,鬆解暢通圍繞著左右髖關節以及肩關節的六條經筋系統,與身體中軸的任督二脈,達成恢復正常結構與身體機能之效果。

成效

讓身體經絡與氣血像回復到充盈飽滿的狀態。

(三)如何讓身體迅速修復

身體狀況

軟組織受傷→肌筋膜產生結節→肌肉攣縮拉緊→關節位移
以上是身體受損後的四項反應,而這些受傷的反應會依循『經筋系統』規律發生

理論基礎

我們的身體有著強大的自我調整與療癒能力,身體受傷會依循『經筋系統』來調整經筋關節骨架結構,因而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做出『經筋系統』的攣縮、沾黏、潰縮,這些修復反應是為了確保『經筋系統』能再正常運作。
軟組織孿縮、肌筋膜沾黏、骨架位移,按照經筋走向形成不穩固的臨時筋膜系統,這臨時產生的系統雖然暫時讓身體不痛可使用,但是常常因為結構歪斜,並不耐用, 而且進而導致其他部位的變形與慢性疼痛。

經筋療法

我們依據經筋理論基礎而設計出一系列的賽林運動,若是做得愈確實,越能幫忙自己的身體一把。

成效

即時迅速解除因損傷造成的關節與結構移位。

(四)覺察身體的弱點

身體狀況

患者經常反應:「為什麼我的落枕每次都是右邊?」、「為什麼我的腰閃到每次都是左邊?」、「為什麼我的排卵期腹痛每次都是右邊?」、「為什麼我的腎結石每次都是固定一邊? 」

理論基礎

每個人的身體是的獨特的,每個身體損傷也是獨一無二的。找出身體所有的經筋關節骨架結構受損的部分,藉由賽林經筋運動療法自我調整最終終將還原到初始完整的身體,日常生活當中若每個人仔細觀察都能覺察到身體的病痛會有所謂慣性存在,如果再去檢查其經筋結構則會發現他的患側結構是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平常健康時沒病痛,當身體虛弱時才發病,這也就是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經筋療法

運用『診斷動作』讓患者覺察患側結構處『酸酸的、緊緊的、痛痛的、活動角度受到限制』,患者總是驚訝的發現「我都不知道這些地方有問題耶!!??」

成效

經絡系統是中醫治病的根本,不管是治療者或是被治療者,透過更深入去了解身體的經筋結構(奠基在經絡系統上),因為『經筋不受損,疾病不上身』,也因為『認識覺察自己』我們會更能掌握健康。

(五)身體的大樑-骨盆髖關節

身體狀況

骨盆前傾、骨盆後傾、骨盆歪斜、髖關節退化、假胯髖、下半身肥胖

理論基礎

身體結構受傷的反應會依循『經筋系統』來持續發生。然而『骨盆與髖關節』在鬆解受傷的經筋結構是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而且也很不容易解開的,只要能調開骨盆與髖關節,病痛至少能夠改善二到三成,骨盆與髖關節就有如結構中的大樑,所謂下樑不正、上樑歪;樑都不正、全身歪。
為何『大樑』是骨盆髖關節?因為:

  1. 肌肉大且結實(肌肉大小=拉扯力量大小)
  2. 骨骼韌帶很強健,骨盆與髖關節的位置偏差了,也會將其他關節拉歪(踝、膝、脅、肩)。

經筋療法

運用「賽林骨盆運動」鬆開骨盆與髖關節,其他關節將會比較容易歸正位,歸正位後也比較不容易再錯位。

成效

骨盆、髖關節復位,下半身血液循環好了,連帶著身體代謝變好,自然輕盈窈窕!!